收获时节的乌东德,空气中都是酥麻麻的香。走进禄劝县乌东德镇中村母楚村小组,230亩花椒地里,村民们正忙着采花椒。
人才培育在产业链上
“这个枝条采收的时候从这里剪断,带枝烘烤效率高,明年新的枝条会从这个位置长出来挂果。”禄劝县林业和草原局科技推广站站长梅徐海一走进花椒林,就向农户讲解起花椒高效栽培技术。
为了让当地椒农听得懂、记得住、用得上、能互教,乌东德镇党委积极引进县内外专家,把党员培养成骨干、将骨干培养成党员,及时吸纳企业家、合作社致富能手、“土专家”中的先进分子进入党组织。以党员为主体组建党员技术攻坚队,与村民进行互动交流,涌现出了“花椒支书”吴昌明、“花椒达人”尹朝文、技术“土专家”吴昌元等一批花椒种植技术人才。
乌东德镇组织干事李汉祥说:“‘土专家’长期在生产种植一线,最了解土地的秉性、农民的需求,是打通技术供需‘最后一公里’的好帮手。”
从“背井离乡”到“衣锦还乡”,人才回流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支撑。朝文花椒种植基地负责人尹朝文曾在禄劝县城卖菜8年,又在外地打工几年,在党委政府的帮扶下,于2018年回到乌东德种青花椒。2022年,他的120亩青花椒产量6吨多,卖了20多万元。
如今,乌东德镇围绕产业链、价值链、创新链布局人才链,涌现出越来越多发展农产品加工、农村物流、电子商务的新型职业农民,带动更多的本地人投入乡村创业。
组织建立在产业链上
组织建在田园、党课上在田园、服务落在田园、活动放在田园、实绩亮在田园……近年来,乌东德镇着力探索“党建+合作社+农户+电商”产业新模式的党建新路径,实施产业链党员认领攻关项目制度,邀请相关职能部门、科研院所等,集中商议企业在融资、土地、技术等方面的问题,为合作社发展出谋划策,破解难题。实施机关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“手拉手”结对共建,帮助基层跑资金、上项目、促发展,协调解决乡村振兴中存在的突出问题,把党建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动力,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成效。
通过党建与产业发展相结合,加速推进花椒产业发展,主导打造“德椒”品牌,引进民间资本参与到青花椒深加工产业中来,开发出包括“花椒啤酒”在内的特色产品。
“喝到口中先是花椒的香味,麻麻的,搭配饱满的麦香和顺滑的口感,给人不一样的舌尖体验。”禄劝老麻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、党员麻正策介绍着他的花椒精酿啤酒。
麻正策来自浙江,在乌东德开了10多年超市,做梦也没想到会与乌东德青花椒结下不解之缘。“政府服务很周到,在政策范围内的审批事项,很快就能办结。”2023年,麻正策的“花椒啤酒”预计能销售1.2万件,实现营收120万元。
在“花椒支部”的组织协调下,企业与合作社、零散种植户,形成了“链链共赢、心心相印”的链条效应。
党员聚集在产业链上
“合作社里已经吸纳了15名党员。”乌东德远近闻名的“花椒书记”、中村党总支书记吴昌明介绍。
乌东德镇成立专业合作社和致富带头人帮扶协会,增强普通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,联动线上线下销售,借力互联网电商平台销售,在昆明市五华区龙翔街道设立了农特产品直销点,打通青花椒销售渠道,推动青花椒从农副产品向商品转化,提高农产品附加值。投资130万元建成新村青花椒集散中心,打造花椒种植核心示范区,以样板辐射带动全镇花椒规模化、标准化种植。
“你看,从低海拔到高海拔,绿的地方都是花椒,从种植到采收、晾晒都是纯天然的,‘德椒’是乌东德的‘椒’傲。”乌东德镇镇长张燕说。
从零星种植青花椒到连片规模化种植,昔日的荒山变成青山,成为“金山”。目前,全镇8个村委会推广种植青花椒4万亩,预计产量1400—1600吨,干品青花椒产值预计8000万—9000万元。青花椒已成为乌东德金沙江沿岸的生态树、群众的“绿色银行”。